昨天有个妈妈问我,洪老师,我的孩子对于语文这门课就是没有兴趣,该怎么办?
其实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兴趣从哪来?兴趣从成就感来,那么成就感从哪儿来?成就感从他的表现来,表现不同从哪儿来?
从他做了不同的事儿来。
所以我们说最终的兴趣一定是孩子沿着一条正确的路径,做到了别人所没做到的那些事儿,与是他产生了成就感,这样兴趣才能被激发。所以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与生俱来的兴趣太少了。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的孩子在古诗文这这件事儿上,他已经足够的熟练了,于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问的问题,他能回答上来,老师跟他产生了一种互动,这种互动让他觉得诶自己跟人家不一样,这就是成就感,这就能激发他对课堂的兴趣,现在那已经没兴趣了,该怎么办呢?
洪老师如果能在一场考试当中脱颖而出,这是不是有成就感,有兴趣?
洪老师,那做不到好,做不到,那么我们说能写一篇与众不同的作文,这可以吧,这也做不到,好吧,这阅读理解得高分这也难,但是你把课文背熟,这不难了吧?
把课文背熟,这也会有成就感,所以我们要把一个大的兴趣目标切分成若干小的兴趣目标,也就是到最后能够在一个细节上做到人家所做不到的,或者超越自己,这样成就感随之而来,兴趣也就慢慢的建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