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孩子识字能力的方法
从焦虑到转机
在我女儿上一年级后,我曾陷入焦虑,怀疑人生。她面临各种适应问题,如写作业拖拉、墨迹、成绩差等。主要原因是她识字量有限,入学时只有大约200个字,这导致了她的理解能力不足。每天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应对题目。我决定采取一种积极的方法来帮助她,经过14天的努力,我们渐渐走出了困境。
提高识字量
首先,我收集了女儿平时使用的试卷和习题,整理出常见的字词。每天,我陪着她认识一些新字,并在做题时指导她圈出关键字。此时,鼓励和赞美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孩子可能不愿意读题目。有些孩子可能有畏难情绪,这时给予他们鼓励和精神支持是必要的。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可以独立地读题目,即使遇到不认识的字,也能猜出大致意思。
测试识字量
如果您不知道如何测试孩子的识字量,我建议使用至乐中文中的识字测评小程序。通过输入孩子的出生年月,可以根据年龄段进行测试。虽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但可以作为参考。
学习新字
我每天会选取三五个新字,例如“前后左右”,让孩子一起认识。这种方法有助于孩子更容易理解,并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们会把新学的字写在便签纸上,然后贴到墙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贴得越多,孩子就会产生成就感。
改变阅读方式
我们之前阅读时,我通常读给她听,而孩子只是看图。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选择了适合孩子口味的绘本,因为老师指定的书目可能对孩子不太吸引。为了帮助她认识高频词汇,我还会在绘本中圈出这些词汇。孩子通过多次阅读和朗读,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这些词汇。
避免过多提问
我曾犯下一个错误,就是过多地询问孩子生字。这其实给孩子带来了压力,因为他们对阅读可能没有太大兴趣,我一再提问只会加重他们的不适。与认识题目中的字不同,孩子在阅读时需要培养兴趣。
每天写三句话
我鼓励孩子每天写三句话,类似于写日记。一开始,孩子的句子可能不通顺,但经过一个寒假的练习,她的句子变得更加流畅,同时也学到了更多的字。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只可惜在开学后没有坚持下来。
利用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注重识字。例如,逛超市、点餐、拿快递时,我们会从瓜子、饮料、矿泉水、火锅串串、麻辣烫等最常见的物品入手,将这些变成一种有趣的游戏。这样的日常互动潜移默化地积累了孩子的词汇量。
总结
最终,我明白了焦虑和急躁并没有真正帮助孩子。关键是采取实际行动,从各个方面帮助孩子提高识字能力。不要总是盯着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要自己的孩子,并积极投入帮助他们。只要有行动,焦虑将逐渐减轻。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