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姐,高姐,你看这有个私信,他问你幼小衔接语文该怎么做。那这样吧,我就不打字了,我直接说一下。就语文的幼小衔接,一定要做。现在大语文思维非常重要,所谓得语文者得天下不是没有道理的。
幼小衔接在家咱们语文怎么做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是阅读,我一直强调先重视阅读,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就赢了一大半。至少让孩子每天有30分钟,最理想情况是一个半小时左右的阅读时间。慢慢地,孩子会觉得阅读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样当他上小学,到了高年级,就能从中受益。说完了阅读,接下来是很多妈妈关心的认字问题。在孩子还没有进入认字敏感期之前,不要强迫他们学认字。什么是认字敏感期呢?当和孩子一起阅读时,孩子会开始问一些问题,比如“妈妈,这是什么字?”或者出门时指着路牌问“那个是什么字?”这时候就表示孩子进入了认字敏感期,我们可以开始教他们认字了。可以搭配一些认字的绘本,或者一些小练习册进行教学,完全没问题。当然最理想的还是通过阅读帮助孩子认字,比如“这是兔,小白兔的兔。”再辅助一些组词造句的练习,下次孩子再遇到这个字时,自然而然地就能理解并运用了。第三个是拼音,最好的方法还是回归到阅读。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特别喜欢的绘本,学完拼音后,让孩子把喜欢的绘本标上拼音,这样学习动力就会更大。
最后一个是表达能力,这个很容易被忽略。所以在幼小衔接中,我们要注重孩子的输出。不是有很多妈妈说,孩子读了很多绘本,但不会说话吗?那可能是我们忽略了输出和输入的平衡。我们可以从让孩子叙述一天的经历或描述他们喜欢的玩具开始,这是一种输出方式。然后慢慢地让孩子讲故事,之前分享过的“魔法的手”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有一个讲故事的框架。每次读完绘本或者在某个地方,当你想让孩子讲个故事时,提醒他,“记得吗?魔法的手哦。”孩子就可以开始自己讲述,“昨天我和爸爸去公园,我们先看了长颈鹿,最后回家了。”虽然简单,但孩子已经学会了一个完整有框架的表达方式了。
所以,总结一下,在家进行幼小衔接语文的方法有四点:阅读、认字、拼音和表达能力。是不是很简单呢?高姐,把手机给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