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初中阶段该怎么规划孩子的学习?其实我的建议有5个,家长可以参考一下。因为家长担心咱们在教育投资上面也不是特别多,从小到大既没有大量给孩子做补习拓展,孩子念的也不是那种很贵的私立学校,会不会到高年级就没什么学习竞争力了?其实我觉得家长完全是想多了,因为你只要是走中考、高考这个赛道,那么有没有竞争力不在于家长,关键还是在于孩子本身,他的学习能力、方法、习惯。孩子如果本身学习综合能力太弱,那么你教育上再怎么投入,也就是一个普通本科的水平。所以就是那句话,答题还需本身硬。而整个初中阶段,我觉得咱们普通家庭看好孩子5个点,孩子越往高年级走,他反而学习上会更有竞争力。
第一个就是孩子一定要发展数学、物理、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已经被证明过自学毫无疑问是学习效果最好的,因为再有经验的老师也只能够给你一个知识大框架。但是知识点的细节,包括孩子学习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疑惑,只能够孩子自己去想清楚,而这恰恰又是你从中等到拔尖的必经之路,所以好的老师可以把你带到中等甚至中等以上的成绩,但是后边儿的路只能够孩子自己去走。而且自学能力的培养其实方法也不难,就是我经常说的一本教材,一本详细的同步辅导资料,一本对应的练习册,孩子学完一个小节,一个单元,要求能够做对90%以上的练习题就算合格,而这个刚开始练习没有那么高的正确率,其实很正常,但是坚持下去正确率肯定会越来越高的。
第二个就是要培养孩子对于数学物理的成就感,因为普通家庭,如果咱们从未来大学选专业更广的角度去看的话,那高中物理、化学是肯定要选的,而这个理科的兴趣从哪个地方入手,就是从难题入手,而这数学初一、初二、初三都要去练习难题,物理至少建议初二下要适当去做一下难。第因为难题会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刚开始我们可能会有畏难情绪,但是你多做对几个,孩子自然为难情绪就没有了,而且反而会喜欢去做难题。
第三个就是孩子一定要养成寒暑假周末预习的习惯,寒暑假咱们就预习下学期的课程,周末就预习下周的,都预习主科或者孩子觉得难的科目,因为这会让孩子在学校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比较轻松的状态,可以说很多你看到在学校学习态度不太端正,但是成绩很好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家学习过的,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特别聪明,因为我自己教书的时候,每年都会遇到一些这样的孩子。
第四个就是学习上的反思,也就是孩子是否随时清楚自己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加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比如我们可以定期跟孩子沟通一下他的学习情况,问问他到底是哪些知识点,哪种题型不太好。这样的反思习惯会让孩子到高年级学习节奏很快的时候特别受益。但是注意一定要细化到各科具体的问题是什么,并且让孩子思考一下他打算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孩子订立的学习计划就更加有针对性。
第五个就是提高执行力,也就是孩子可以玩儿,但是在面对学习任务的时候一定不要拖延,因为拖延最终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孩子会认为学习是负担,而不是他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个是我看了很多小孩儿得出来的结论,我可以说只要孩子是先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再玩儿的那种类型,基本上没有几个中高考成绩是很差的,而这种执行力其实都是家长要求出来的,只要孩子连续一两个月都是这么做的。比如平时放学回家,首先先完成学习上的任务,然后再去玩儿,等孩子形成习惯之后,哪怕孩子到高年级都不会成绩突然大幅度下滑,因为这样的孩子对待学习,他至少是有底线、有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