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为什么物理没学好啊?
有些孩子初二上物理成绩还能看得过去,到了初二下学力学,初三学电学的时候就学不好了,也有些孩子初中物理学的还不错,到了高中连及格都及不了。为什么在学习物理这条道路上没有走远?问题出在哪儿了呢?就是因为不了解物理这个学科的特点,没有培养起来正确的学习物理的习惯。那物理这个学科什么特点啊?物理是半文半理的科目,初听可能有点儿诧异,毕竟物理一直被归类为纯理科。但事实上,所有的理科都有文科的属性。物理的文的部分就是概念、定义、定理。所以说学好物理的第一个好习惯就是要准确地复述概念、定义、定理,需要进行记忆和背诵。如果不进行记忆和背诵,物理就很难学好。即使一开始学得好,也只是暂时的,因为刚开始学习的内容比较简单,记忆和背诵的重点在于培养学习物理的习惯。
在学习物理时,不仅需要记忆和背诵,还需要理解性的记忆。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孩子只停留在表面上,仅凭感觉认为已经理解了概念和定义,能够做题并且做对。如果要求他们用文字准确地复述出来,他们就做不到了。因此,当学习简单模块时,可能还能应付过去,但真正学习困难的模块或复杂的内容时,真正需要深度理解的地方,就会发现学习不得要领。这说明之前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理的部分,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遇到公式时,应该去推导公式,而不仅仅去记住公式的结论。推导公式不仅能够记住公式本身,还能锻炼逻辑性,并且让你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网。而如果只是死记硬背,随着公式的增多,要么记不住,要么记住了也不会灵活运用。
其次,写完整的解题过程也是一个好习惯。当遇到物理的计算题时,一定要记住写出完整细致的解题过程。许多孩子会做题却不喜欢写,而且遇到难题时更是写不出来。你知道为什么要写过程吗?因为写过程能够带出与题目相关的思路、公式、定理等,加深印象。此外,写过程还能锻炼逻辑思维。如果连简单的地方都不愿意写,等到学了力学、电学之类的难题时,上了高中之后也不会写。
所以说,要想学好物理,学好理科,必须勤奋努力。养成三个好习惯,即准确复述概念、定义、定理、推导公式和写完整解题过程,你就能在物理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