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我们通常只需要通过定性分析来理解物理现象,例如为什么水会变成冰和水蒸汽为什么会听到回声,为什么苹果往下落和水流到低处,为什么磁铁会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为什么筷子在水里会折断。这种定性分析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每当我们掌握一点物理知识,就仿佛揭开了大自然某个角落的面纱,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识物理时那种朦胧美好似初恋般的新鲜感使我们对热、光等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进入高中后,我们需要进行定量计算才能解决物理问题。在力学中,我们需要计算苹果在1秒内下落的距离、2秒后的速度。此外,我们还要了解初中时所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究竟有多大。在初中,我们只知道电荷在电场中会加速运动,但在高中,我们要能够计算出电荷具体的运动轨迹。这种从初恋到夫妻的转变,从对环游世界的憧憬到计算房贷、车贷的现实考量,导致了很多人从初中喜欢物理到高中突然不再喜欢物理。
这样一来,物理从前的美好迷离感似乎变得不再简单而美好。然而,如果我们能够计算出每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掌握宇宙中万物的运动规律,那种宇宙万物尽在掌控的感觉绝对不比初恋时的模糊胆怯感逊色。只要我们能够理清物理图景,构建起物理框架,就会发现其中的物理变量计算其实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