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抓尖子生一般是抓这么3件事情,我聊一聊,龚鑫老师们寒假里可以好好消化下一个学期一开学就能够用到。班主任抓尖子生和科任老师抓的重点是不太一样的,科任老师的重点是放在成绩分析,查漏补缺,教授学科学习的方法。班主任抓尖子生则主要是抓这么3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抓座位,尖子生一般都是靠前靠中间集中所义务教育阶段除非是精英班级,否则实际上很少有老师会采用小组合作,把尖子生分散到各个组里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的出发点很好,先富带后付,最后共同富。但是且不说尖子生他有没有这样的觉悟,光后进生你也要看他愿不愿意被人家带。大部分情况下,这样的安排都达不到好带差的目的,只会一定程度上削弱你们班尖子生的战斗力,因为尖子生他想要兼,必须要有一个不影响他的学习环境以及旗鼓相当的对手,这样的话他才能够专注于学习,体会到沉浸式学习的乐趣,失去这样的环境,尖子生也会变得平平无奇,这就是很多生源一般的班级,尖子生在同等的班级里面也不是很拔尖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件事情要抓谈话,尖子生要。间,你得会私下谈话班里的前10名,每一次谁进了前10名,你就和谁谈话,一天谈两三个,三四天时间就谈完了。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能够让被谈话的同学产生强烈的优越感,这样一来,且不论你跟他谈了什么,他光想着希望参加你的这个座谈会,就会拼命的努力了。因为细究一下的话,他的动力其实不是来自于你谈话的内容,而是来自于其他同学羡慕的眼光。然后谈话的具体内容。当然我们也要有规划,一般来讲,比较流畅的做法是分析这次考试各科的得分、失分情况,查漏补缺,明确下一次考试的时间,第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谈话的最后要以鼓励的话以及对他比较高的期待结束。像我们初中里面奋斗也就3年,你掰着手指头算一算,也没有几次谈话的机会,其实工作量并不大,但是效果却极好。
第三件事情抓家长,优秀的学生和过去的时候其实是不太一样的,过去是寒门出贵子,好像越穷的孩子战斗力越强,也越容易成才。现在我们也不否定寒门出贵子这句话,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优秀的学生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家庭,有一对优秀的家长。现在的读书完全已经不是比家他进谁苦,而是比家长谁更重视孩子的教育了,所以你们班想要尖子生多,家长你必须要抓。很多小学一二年级的老师会问我,学生的成绩该怎么抓呀?我有的时候就会回答的很直接,就告诉他抓家长,这其实也就是实话,一二年级的孩子哪有什么学习的概念他们的成绩要好,你去看哪一个不是家长家里面鸡飞狗跳出来的呢?那家长具体要怎么抓呢?家长会平时的沟通,针对孩子学习问题的一些改进意见,你都要有。然后对尖子生的家长,你也要经常给他鼓劲,让他有这种感觉,他的孩子是很优秀,很有希望的,像他家这样的孩子,家长只要多花些心思管住这几年的话,就一定能够成才。然后如果有例子的话,你也可以跟家长讲,前几届有差不多的学生,现在都哪个哪个大学了,你的孩子也一定是可以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有幻想,看得远了,那么他有的时候连家庭的重心都会往孩子的学业上去转移,你就去看那些衡水毛坦厂陪考的家长们,他们的孩子之所以优秀,和这些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有信心、有幻想是很有关系的。
最后想说,学习是很苦的事情,但是学出味道了,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出来了,学习也是能。不苦中作乐的,你就观察一下你们班的尖子生是不是有苦中作乐的感觉了呢?如果有,他们是发力了,如果没有,那就是他既没有体会到竞争的乐趣,也没有体会到优越感上的乐趣,更没有体会到整个家庭放在他身上的使命感的沉重,他每天都还是浑浑噩噩的,你抽一遍,他动一下,你不抽他就不动的状态会出现这种状态就是我上面说的这三点,你没有操作对,但你的尖子生的潜力实际上没有被你挖掘出来。以上内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你需要更多学生管理方面内容,可以多刷我的短文章,了解我的课程,以及跟我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