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同学学专业书的方法都是错的,因为他们在学习的时候都是草草的看一遍书,或者听一轮精讲文章,好一点的会将书背一轮,但是除了浪费时间没有别的意义为什么?因为我们学习不能光看速度,更重要的是要看深度。你就想嘛,就这么匆匆的过一轮,没有经过主动去思考,主动去挖掘,又能看得多深,又能看得多透呢?那怎么办?
第一,专有名词。
一本专业书里边的专有名词不会太多,但你要将他们挑出来重点,为什么?因为专有名词你没有搞懂,影响的不仅仅是这个知识点,后面所有用到这个词的内容都会受牵连。举个例子,经济学里有个名词叫理性人,如果你没有将这个情弄懂,那后面所有出现理性人的知识点,你都会懵,在上课的时候,如果老师提到这个词,你都要琢磨半天,等你回过神来,老师已经讲到别的知识点去了,你再讲。听已经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了,由于你跟不上思路,就算后面的内容你听了再认真,整节课你都会听的迷迷糊糊的。
第二,长难句拆解。
很多时候我们看不懂一段话,是因为我们没有搞清楚每句话表达什么意思,特别是这句话比较长,比较复杂,有很多定语、状语来修饰,而且这些定语状语都是由一个句子一个句子这样组成的,那我们看起来会更加的懵,那怎么办?我们应该要慢下来,停下来,将这个复杂的句子给它拆解成一个一个的简单句,最好用我们平时说的话说出来,到了这个程度,那你会对它理解的更加透彻,具体怎么操作,看我这个文章。
第三,梳理逻辑。
我们的大脑是很难记住没有任何关联性的东西,你回想一下,有没有这样的情况,这些知识点我明明记得挺熟的,但一看到题我就忘了一大半。更郁闷的是,这道题我明明昨天晚上已经复习过了,但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就很可能是你没有发现他们的逻辑关系。那应该怎么做?可以看一下我这些文章。
第四,整体把握结构。
俗话都说美人在骨不在皮,一本书也好,一个支点也罢,你要想搞清楚它,最好是从整体入手,从大处着眼,这样你的脑袋才会清晰,才不会跑偏。如果你看的都是一个一个的零散知识点,信息量一大,自然就会乱成麻。具体怎么操作,看一下我这些文章吧。这几个点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只要你有心,从现在开始刻意去做,一个礼拜之后想不提升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