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家长在给初中孩子做学习规划的时候,尤其是那种成绩还不错,挺聪明的孩子,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只是希望孩子考上高中,重点高中,绝不是说要孩子把他的学习潜力全部发挥出来,做到尽善尽美,学习习惯好,学习态度也好,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这是相当糟糕的想法。
因为当我们总是看到孩子在学习上还有很多的上升空间,就往往容易忽略孩子本身的优秀或者感受,因为我们总是觉得他还不够好,我们就会不断的去要求,孩子和家长都很累,也很焦虑。学习的路本来就很长,这就好比是一段长跑比赛,那些一开始就卯足了劲儿跑的人,不是天才就是傻,为什么有些孩子学着学着就缺乏后劲儿了,基本上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刚开始家长要求的太多太多。前两天有个家长跟我说,孩子初二期中考试退步了,以前年级七十来名,现在年级100来名了,他是又生气又着急,说孩子不努力,在他眼里边儿,孩子是各种问题,数学难题总是不会做,又不喜欢背英语课本儿,而且也从来不去归纳总结,结果我问孩子学校每年能够考多少个重点高中,他说300多个,然后他孩子年级100来名,也就是只要孩子出生保持这个名次,都稳稳妥妥能够上重点高中。我当时反问他,一个基本上半只脚踏进了重点高中的孩子,你给他下的结论是不努力,你想一下,孩子要听到老师多么的伤心和委屈。
所以有的时候对于那些初一初二的家长,真的停下来多看看咱们自己的孩子,他其实比我们想的要优秀很多,同时也明确告诉孩子,不需要他每天都拼尽全力去做,班级前三年级前四,劳逸结合,争取能够走得更远,笑到最后。当家长在学习上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孩子才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有价值,他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变得更好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