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好数学?
首先,全网讲的最多的学好数学的四个方法是回归课本、认真听讲、选择性刷题和不要懒,建立良好的预习和错题本习惯。
这听上去都没毛病,但是执行起来就是不顺。
看课本和听课好像和真实的考试总是隔着很多东西。
对于中等生和学渣生来说,每天能完成各科作业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刷题预习的时间了。
最后错题本也做了,但总感觉哪个环节没做全,缺了些什么,总之好像都做了,但并没有什么用。
其实现在市面上99%教数学的方法都是错的,实际、低效、耗时、白费力气。
因为他忽视了只要进入初一以后,学生可分配给每个科目的时间资源是极端稀缺的。
所以要学好数学,首先的战略是减少任务,并给任务进行重要性排序,而不是增加任务,同时形成可执行的具体时间安排。
我当年从班级最后一名逆袭到上海高考状元,就用下面这套方法,首先突破了数学,无论你或你孩子是中等生还是数学学渣,只要愿意执行,都可以像我一样逆风翻盘。
首先回归课本,道理肯定没有问题,那如何执行呢?
这里跟大家明确一个标准,就是大家不只是看过课本,更重要的是能把每个章节合上书本,每天能完整推演默写一遍,学下一个章节时能熟练默写推演前面学过的各章节知识,以及各章节知识之间的关系,做到烂熟于心,提笔就来,这才算是回归课本。
第二,认真听讲,定性也没问题,关键是听什么。
老师的教学一定是针对班级绝大多数的同学水平,不可能针对某一个人完整。
被动听讲效率其实是非常低的。
这里给大家的大幅提高效率的方法,把被动听讲转化成主动学习。
如果老师是在讲课,孩子要做的不单是听课,同时能把知识完全独立记一遍,在笔记本上也不只是简单记笔记,而是把知识自己推演一遍,这样就把回家大量的复习时间变为了预习时间,必定大幅提高效率。
如果老师讲题,如果是自己做错或不会的题,认真听讲没问题,那自己会做的怎么办呢?
那就得快速再做一遍,既高效熟悉的题型,又锻炼了计算能力。
第三,最关键的来了,叫选择性刷题。
你做数学不可能不刷题,但是大家记得我刚说的,只要进入初中,每科可分配的时间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学霸不一定有哪科特别强,但他一定没有弱科,平衡前进。
所以首先我给大家一个时间安排,参考每天放在数学上的时间,下线一小时,上线1.5小时,所以建议大家预习时间15分钟,复习在课堂上解决一部分。
参考第一条,默写复习十分钟。
做题的选择我按重要性给大家五个安排,第一,独立做预习的课本例题,这最重要。
第二,老师课堂的例题,第三,做错的题,第四,作业的题,第五,多余时间做错题的类似题,小题两题,大题一题。
注意,这也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更重要的是把这些题是如何使用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记录和记忆,就是出题角度和答题角度的总结,考试前就看这个,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学生某道题不会做,别人一讲就会,考试又不会,其实就是出题和答题角度没总结。
第四,如何使用错题本。
错题本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一定要有死磕到底的精神。
错题本首先必须做三遍,必须把知识点的使用,出题角度、答题角度和计算能力做到烂熟于心。
中考、高考从来都不是考天赋和智力,而是拼执行力,你付出的努力最终都会化成分数的回报给你。
方法不是捷径,比方法更重要的,一个是城门立雪的决心,一个是心坚石穿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