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物体摩擦后会产生带电现象,而且人们根据带电体之间相互排斥或相互吸引的实验现象,区分出了两种电,正电和负电。那么这些电又是由什么东西携带的呢?
科学家们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可学操碎了心,伤透了神呢?长久以来,好奇而聪明的科学家们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世界的组成。他发现物质是由极小极小的分子组成的,而每个小分子又是由一个或多个更小的原子构成的。
可是他们还是不满足,科学家们就像喜欢拆玩具的调皮小孩似的,非要一拆到底,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他们还要把原子拆开看看,果然都绊到了。科学家们发现原子中心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原子核,那小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把原子比作足球场,原子核连乒乓球的大小都不到,并且原子核外还有若干电子围绕着运动,就好像行星绕太阳转一样。
那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神奇的是原子核内竟然还有若干质子和中子。还有原子核内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也是带正电的,而原子核外的电子都是带负电的,由于正负刚好互相抵消,所以对原子整体而言是不带电的。
突然听到了这一大长串的新名词,是不是有点头晕呢?让我们再梳理一遍吧。科学家们发现三种基本粒子质子、中子和电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若干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核,若干电子绕原子核运动,这个就是原子了。各种原子组成的分子,各种分子就组成了我们的这个世界。后来科学家们又规定携带电的基本粒子叫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