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长问怎么给孩子积累素材,其实积累素材分两种。
第一种是生活上的积累素材,就是在生活中你要刻意的带着孩子去观察,为什么说是刻意?因为你觉得孩子每天都能看到的东西,他并不一定进到脑子里了,就比如说我现在问你家小区门口有几棵树,你肯定答不上来,所以说孩子们看到了,并不一定看进去了,所以你要刻意的去引导他去观察,去看看它的颜色,去摸一摸它的纹理,去闻一闻它的味道,去听一听它的声音。还有就是过节的时候一定要怎么复杂,怎么来,仪式感越浓越好,这样孩子才能有东西可写。比如说过一个节你弄了10个环节,他最起码能给你记五项吧,他写的时候能给你写三项嘛,就有的写。如果你过节的时候,就简单一扫而过,那他肯定没有东西可写呀。
第二种就是从书本上积累素材,也就是去读例文,读范文,去读优美的句子,把他平常生活积累的这些素材呢转变成文字,有很多孩子就是说我经历的这个事,我跟你说嘎嘎嘎嘎,大白话我能跟你说一大堆,但是我写的时候就不会写了,因为语言和文字其实不一样的,它中间需要一个转换,那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去多看例文,多看范文,多看美丽的文字,这样他才能把他生活中的东西转换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