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升初这个阶段,如何确保孩子能够到中学以后,他的学习能力能够顺利的起飞呢?我跟很多家长说的是需要注意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叫做效率,在五年级学习的关键词是这个成绩是分数,因为小学五年级的成绩它是能够直接反映孩子的这个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的,那在这个阶段成绩分数肯定是要优先抓的,之前胡老师我也说过,小学五年级的成绩和高中的成绩是具有相关性的,所以在五年级提高这个成绩是优先的,别的方面呢都可以退一退,但是到了六年级,关键词就不是成绩了,这个时候关键词一定是效率,那不止是这个学习方面要提高效率,生活的方方面面你也要提高效率,怎么吃饭起床,收拾书包都要加快速度,加快速度的同时还要把这个事情做好,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到了中学以后,科目多,时间紧,很多学生就是他统筹安排不好,那每一门学科的这个任务也都不轻松,所以他都搞得个手忙脚乱的,不懂别人逼他,他自己就把自己给累垮了,关键就是因为他把握不好这个学习的节奏,继续小学那一套经验,那肯定不行的。其实初中生淘汰的第一部分学生就是那种干事情效率低下的人,生活里面磨磨唧唧的人,这个学习效率我跟你说实话,他也高不了。所以说迎接这个中学时代,家长注意第一件事情,要准备的事情,就是要提高他的这个行为效率,方方面面的,不只是在学习,也包括在生活方面,否则的话,他到了中学不能别人逼他,他自己就先把自己累垮了。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观念,进一步说是自主学习的观念,小学的时候老师都是足够内容会布置作业,甚至老师都会占用课堂的时间来检查学生们新学内容的一些掌握情况课堂上听写呀,测试啊啊。常有的事儿,到了中学这个英语单词也好,生字词也好,知识点也好,他肯定比你小学的时候多得多,但是老师他还会逐个来布置作业吗?不会了,不是所有的内容点老师都会给你布置作业,但是老师他不布置,他并不意味着你不需要去做这些事情,反而你需要做到这个量和程度,那要比小学多得多,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他只要老师没有布置,老师不检查,他就不去干了,这个我跟你说实话,如果是这种状态,到最后你想不躺平都难了,这就是很多小学成绩挺好的孩子哈,到了中学一年他就翻车的这个直接原因,核心的问题就在于他没有这么一个自主学习的观念。
第三个关键词叫学习节奏,到了中学,尤其是这个初二以后,学生获得这个知识的主要途径真的不再是老师教你了,而是你要练就一个自己独立学习知识的能力,那不靠老师。自己自学就能学个八九不离十,剩下的一两分那不明白的你再去课堂,去听课,去提问,老师一指点,你就能够很快明白,这个就是优等生必然都要有的一套学习节奏,所以提前一拍,自主学习何其重要,他就是能够确保你在课堂和课后的效率做到最优,那么对于自主学习的这个观念和节奏这方面意识和能力都比较薄弱的孩子哈。这个我发一篇自主学习的行动路线图,你可以仔细去研读一遍,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他都能够比较轻松快速的去进入到自主学习的正循环轨道,从而去掌控这个学习的节奏和这个效率优势的,只不过他们的这个是起点不同,进程编排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