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史的思考方法
想明白事件的原因和阶层的利益需求
学习历史和学习数学一样,不是简单地背诵知识,而是要深入思考。对于历史课本中的每一个事件,我们需要思考两个方面:
- 想明白每个事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想明白每个阶层代表的阶级的利益需求是什么。
读懂历史就是读懂人心
有句话说得好,“独历史”,即读懂历史就是读懂人心。历史是对人类行为和思想的记录,我们需要让历史照进现实生活。现实中的许多事情与历史教科书中的事件有着相似的性质和关联,我们必须去体验、去思考。
举例
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例,他采取了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的措施。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可以找到类似的事情,比如企业中的标准化。大公司往往要求员工遵循规章制度和标准流程,甚至要求文件格式统一。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只有标准化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面临的问题与这个例子完全一样,他需要统一更大的疆域,管理范围变得很广,为了保证工作效率,他必须确立统一的流程,因此他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和马车的轨道。
主流阶层的利益诉求
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每个主流阶层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举个例子,一个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可能认为地主阶级是好的。作为地主阶级,他们的利益诉求很简单:圈占更多土地,扩充自己的领地,并招募更多佃农。他们不会考虑发展工业、商业或雇佣关系,因为他们过得很舒服,只需收租金就行。这和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情况类似,比如你家有很多房子,完全不必努力就能靠收租金生活。因此,我们说地主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我们要推翻他们,将土地收回,分给农民。
总结
学习历史和学习数学一样,首先要想明白两点:每个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主流阶层的利益诉求。只有在搭建好主体框架后,我们才能更高效地记住具体的细节,如年份、事件、人物、意义和背景。通过深入思考和组织思维,我们能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