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数学的时候经常是上课能听懂自己做的话就不会了,然后一看答案就又会了。
窍门是什么?你听懂的其实是老师的解题过程,你没听到的是老师这个过程背后的原因。数学题最难的往往都是第一步就是切入点,只要把辅助线画出来,方程列出来,函数设出来,问题就都解决了,剩下的其实就是计算了。所以问题就在于你上课的时候太解题过程的计算,忽略了如何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很多同学上数学课,拼命把老师的板书的给抄下来,生怕来不及笔记,记得全部都是标准答案,这就是没抓住重点,这些答案课后你可以自己去补充,就补充回来了。
你听老师讲题的时候最应该听的往往是那些没有写在纸上的部分,也就是解题思路,这个部分有些老师会反复讲,但是有的时候有些老师只讲了一遍,你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回头再去想很可能就是想不起来了,那你下次再遇到这类题你还是不会做。有些数学好的同学,上课的时候,他就是听到重点,并且吸收了,回家写作业就会用了,但如果你上课。
这时候没有理解,这时候就一定要做好复习。每一道老师讲的例题,都要问自己这三个问题,这道题的第一步是什么?第一步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第一步这么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把这三个问题想明白,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就清楚了。
坚持按照我说的这个方法去训练,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跟上老师的讲题节奏,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