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一初二的中等生,想要拔尖,到底应该怎么规划?
首先我不得不说,中等生是非常喜欢保持现状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不至于承受来自老师、家长的多方面压力,反正成绩也不差,自己上课也听得懂,各种学校任务不管质量怎么样也都是做完了的。所以这类孩子一般都是比较佛系的群体,就是凡事差不多就行。
而孩子之所以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其实关键的原因就是缺乏赢的感觉,因为学习跟很多孩子玩游戏是一样的,都想赢,但是你去观察一个人输的次数多了,就会想把游戏卸载掉,所以很多游戏都会做出一个机制,那就是你连续输几把,就会马上安排非常简单的一场比赛,让你赢一把,从而你又有玩下去的动力了。但是在学校,在学习上面,前十名就那么十个位置,非常的稀缺,不可能说其他孩子都停下来不学,让你得一次前十名,给你安排一场胜利,去体验一下做学霸的感觉有多好,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所以如果家长孩子们能够认真听到这儿,就会明白其实学习的动力。是一种赢的体验,所以越是学霸的孩子就越容易保持学霸的身份。那怎么样子才能够从这些人手上抢走那种非常稀缺的赢的感觉?就两个方法。
第一,先拔高单科把一科学到拔尖。如果孩子整体上超越学霸难度非常大,就先从局部入手。所有逆袭成为学霸的人都是先有一科非常强势的科目,就像我曾经念初中的时候,英语足够好,好到拉开同龄人一大截的差距,好到让我产生我自己是学霸的感觉,从而获得足够多的动力去提升我的其他弱势科目。
第二,提前学。注意是提前学,不是超纲学。如果在思维深度上面中等生没办法超过学霸,那就提前先学到期末考试甚至更远的那种,这不仅会在知识上,也会在心理上拉开和其他人一大截的差距。然后学校的学习和作业就当成是一次又一次的复习和强化,通过多次复习,从而达到学霸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