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不可能说把我们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题海中去,如何学的更有智慧,需要我们做一下针对自己的短板分析,我是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去剖析自己的一个错误的根源。
那作答习惯首先要从审题开始,你有没有存在说,审题不清题目要看仔细,或者说在审题中造成思维定式,比方说一看到容器中专业题就认为是水,不一定是水还有什么呢?答非所问,比方说这道题明明让你求压力,你写成压强了,就属于答非所问。那后面包括单位计算错误计算的粗心,数量及错误,带入错误,作答不规范等等,那属于作答习惯技巧的问题。
比如说你这几份卷子做下来,老是在受力平衡出问题,摩擦力搞不清楚。或者说你的浮力压强,这个难点结合起来以后,我就蒙圈了,对不对?那这块就可以多加强该题型的训练,从这个考卷的一个分析来看,他考了82分,丢了18分,那这个分数去哪了?我给他剖析了一下,18分有11分都丢在了不同的实验题当中,那么你就应该加强实验题的专项训练,那你可以从不同地方的模拟卷,专门把实验的题型抽出来做一个现实训练,比方说20分钟那你开头做丢了11分,你加强自我暗示以后提高的一个应试技巧以后去做。那么速度上去了,效益提高了,后面可能丢了分越来越少,丢了七八分,五六分,最后可能就丢两三分,那么从这一块上,你的这个分数的效益就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