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乡村地理考察: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关问题
引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前往某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解答以下问题。
1. 海拔高度的计算: 通过等高线间的距离,计算两地点的海拔高度。图中的等高线间隔为50米,通过分析可以得出AB两地的海拔分别为400米和550米,相对高度为150米。
2. 比例尺的计算: 利用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计算比例尺。题中给定甲村到乙村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经过单位换算后得到实际距离为5千米。
3. 判断山脊和山谷: 根据等高线形态,判断警示标志设置的合适位置。在图中,EF分别代表山谷和山脊,根据山谷的地形特征,判断警示标志可能设在EF之间的地方。
4. 大坝建设与搬迁: 分析等高线梯形图,探讨在C处建设大坝的理由和建成后需要搬迁的村庄。C处因为地势狭窄、工程量小,适合建设大坝;建成后内部区域将成为水库,需要搬迁位于水库内部的村庄。
5. 可持续发展方向: 从景观和设施等方面考虑,认为该地区适宜发展旅游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总结: 通过实地考察和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小组深入探讨了该地区的地理特征及未来发展方向,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了有益的信息。